推动技术创新与绿色发展 “能效分级”让消费者看得清楚、用得明白

来源: 经济日报  发布时间:2025-04-15

在国家绿色高质量发展指引下,各行业正向着高效、节能的方向发展。2024年5月,国务院印发《2024-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》,方案指出加快节能标准制修订,扩大标准覆盖范围,力争2025年底,交通运输领域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较2020年降低5%。

2024年9月,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证监督管理司同意,中国检验认证(集团)有限公司旗下的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,与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有限公司作为发起单位,在机动车认证联盟下成立中国汽车能效开发与检测认证专业联盟(以下简称能效联盟),组织开展中国汽车能效分级测评与能效开发技术研究。

2025年4月9日,能效联盟正式发布首批纯电动乘用车能效分级测评结果。此次测评覆盖了12款市场主流纯电车型,从整车能效、动力系统、空调、补能四个核心指标进行综合评价。结果显示,8款自主品牌和3款合资品牌车型通过“一级能效”认证,达标率超过90%。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节能降碳领域迈出关键一步,也为消费者购车提供了科学参考,也为全球汽车产业绿色转型注入新动能。

中国汽研党委副书记、董事、总经理刘安民指出,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,是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。新能源汽车的能效管理可以起到积极引导行业绿色发展的作用。

何谓能效分级?它是一种通过标准化指标对产品能源利用效率进行分级的体系,旨在帮助消费者选择节能产品,并推动制造商改进技术。通常以标签形式展示,例如家电上的“一级能效”、“二级能效”。

根据专家测算,若6000万辆一级能效纯电动车投入使用,十年可节电28665万兆瓦时(相当于7962万户家庭年用电量),减少煤炭消耗8599.5万吨,减排二氧化碳15381.6万吨,生态效益相当于5.7个长白山的森林碳汇能力。

对消费者而言,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党委副书记、董事、总经理刘江表示,能效标签如同“省电成绩单”,一级能效车型每公里使用成本仅为燃油车的1/10,购车时“认准等级”即可实现“省电又省钱”。

对企业而言,这一制度通过量化指标推动技术迭代,例如优化电池能量转换效率、提升热管理系统性能等,助力车企从“参数竞争”转向“真实能效竞争”。目前,能效联盟已启动混动汽车、商用车能效分级研究,未来将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测评体系。



版权与免责声明
【1】本网站凡注明“学会秘书处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四川省金属学会所有,未经书面授权,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或网站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上述作品,并注明“来源:四川省金属学会”。违者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【2】本网站凡注明“来源:XXX(非学会秘书处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登载此作品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学会观点或证实其描述,不对其真实性负责。作品内容仅供参考,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与四川省金属学会联系。

关闭
二维码

关注学会
微信公众号

二维码

访问学会
手机版